中国乡村变迁观察:生机再现 村民化身“上班族

日期:05-24 来源:

  惠水5月23日电 题:中国乡村变迁观察:生机再现 村民化身“上班族”

  记者 刘鹏

  对于出生在农村的八零后青年来说,脑海中大都有着这样的记忆:儿时的家乡,人烟稠密,热闹,邻里乡亲相处和谐,田间、山上随处都能听到一群同龄玩伴的嬉笑声。

村民们正在茶场“上班”。 刘鹏 摄 村民们正在茶场“上班”。 刘鹏 摄

  时过境迁,外出打工的浪潮卷走了大批农村年轻人,甚至有些举家外迁,村中的孩子,玩伴越来越少,往日盛况,已然不复。慢慢地,“空壳村”出现了。

  “空壳村”的家乡,曾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九零后村民高翎凯的记忆里。但这样的场景正在发生逆转。

  一条条宛如白色丝带的乡村路在山间纵横交错,青山环绕间黑瓦白墙独具风格的新楼房,与绿油油的茶海交相辉映;山间、地里随处都是儿时的伙伴、熟悉村民的身影……

  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又不失生态原貌的新农村形象是高翎凯现在对家乡的印象。

  大山深处的“喧嚣”与“冷落”

  高翎凯的家乡长岩村是贵州省惠水县的贫困山村,长岩村多民族聚居,布依族、苗族占人口大多数,下辖6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寨,全村共有269户1227人,在贵州属于人口较多的村子。

  高翎凯清晰记得,在他读五年级之前(2003年以前),村里还是比较热闹的。每天的早晨,村里除了鸡鸣狗吠声外,还有琅琅读书声。“村里的小学开设有一至六年级,学生有近一百人。”高翎凯说,每天下午放学时,回家的学生“大军”浩浩荡荡的穿梭在村中小道上,大人们在两旁的田地里忙碌着,时不时都要大声吼几句:不要在路边玩,赶紧回家写作业。

化身“上班族”的村民在村里的合作社中等待领取工资。 刘鹏 摄 化身“上班族”的村民在村里的合作社中等待领取工资。 刘鹏 摄

  “那时候大家最大的爱好就是在田间帮大人们‘干活’。”高翎凯狡黠一笑,其实就是“帮倒忙”,在田间玩泥巴,抓泥鳅。

  “到了上初中时,家乡似乎变了样。”高翎凯说,村里的小学没有了六年级,学生也减少了近一半,村里外出打工的非常多,村中只剩老人跟儿童,人烟稀少。村里的水田撂荒了,村野空旷、萧条冷落。

  长岩村支书汪启学说,村中无主导产业,受海拔高、缺水、日照少等自然条件限制,在2013年之前,村民的收入全靠外出务工。

  长岩村“空壳村”的形象一直延续至2013年,村民们还为此自创了自我调侃的形象语——“研究孙”。汪启学解释道,“研究孙”指的是,村里的老人干不了多少农活,在家带孙子,研究孙子。

  激活内生动力“空壳村”重现生机

  为增强村庄活力,当地政府选择了从“路”打开发展的突破口。

  长岩村虽然距离惠水县城只有8公里,但山路崎岖。很少有车行驶。长岩村主任李德付补充道,老路是在1990年时,村民们用锄头、铲子等农用工具挖通的,当时是为了方便村民用马车托运大米去到县城里卖。

  “要想富,先修路”。2005年,当地政府扩修通村路,同时在村里修通了串联各村民组的支路网;2013年,在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政府出资、村民出劳动力,长岩村的乡村路网得到了极大改善,通往村里的黄泥路变成了干净宽敞的水泥路,封闭的村庄走向开放。

  修路只是开始,为进一步激活内生动力,为发展创造条件,当地政府还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村里的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及以及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

  李启祥是村里率先修建新房的村民之一,长期在外打拼的他曾一度想在城市里买房定居,2013年底,李启祥最终选择回村盖起了新房。他说,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越来越好,住在村里跟住在城市中没有太大区别,反而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开始羡慕住在村里的人了。黑瓦白墙,院落宽敞干净,在青山环抱间,李启祥的三层新房颇似别墅。如今,黑瓦白墙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一栋栋排列整齐、有序的新房成为长岩村一道美丽的风景。长岩村还顺势搞起了茶产业,成功吸引大批劳动力返乡发展,让乡村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觅寻特色产业村民化身“上班族”

  2013年,长岩村前任村支书李德云凭借自己长期在外打拼的经验,清楚知道,村里的持续发展要靠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摆脱只靠官方“输血”的困境。

  寻找特色产业或许是打通自身的“造血”功能最佳良方。李德云介绍,通过村干部的“取经”以及贵州省茶业专家的实地考察,长岩村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等之前地理气候“劣势”成为发展茶产业的“优势”,人少地多的长岩村大举进军茶产业。

  五月中旬,在高海拔的长岩村里,早晨仍显寒意。早上七点半左右,张梦英吃过面条后,把锄头系在摩托车的尾部,披上一件外套,骑车去“上班”。

下午时分,在茶场“上班”的村民骑着摩托车下班回家。 刘鹏 摄 下午时分,在茶场“上班”的村民骑着摩托车下班回家。 刘鹏 摄

  张梦英上班的地方正是长岩村的茶叶种植基地,对于如今的“上班族”身份,张梦英笑称有点不太习惯。“现在有了固定时间的限制了。”张梦英告诉记者,每天的上班时间是早上八点,中午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回家吃饭,下午五点下班。

  在张梦英的小小“抱怨”中流露的却是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她说,在茶场干活,比以往种庄稼轻松了许多,每天还有至少70元(人民币,下同)的工资嘞。

  站在村中的山头上,远眺茶山,村民们在山坡忙碌的画面如今成了长岩村一道独特的风景。汪启学告诉记者,通过发展茶产业,长岩村两年来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返回了,现在每天在茶场上班的村民有100人左右,多的时候有200多人。“在下午下班,茶场干活的村民骑着各自的摩托车回家,场面甚是壮观。”

  目前,长岩村的茶产业已发展有万亩规模,同时成立了贵州惠水咕噜苗乡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引进贵州黔色国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云顶茶叶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结合“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发展模式,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同时,也为长岩村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返乡农民工周高富如今不仅在茶场上班,也是合作社的一名管理人员。他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一年在村里上班的工资加上年底的土地流转费以及合作社的分红,收入有七八万。

  与张梦英、周高富的“上班族”身份不同的是,杨毕江年初在村里开办了一家家具厂。“家乡的发展让我看到了机遇,虽然创业不久,但目前的成绩还是可观的。”

  高翎凯说,以前的赶集日,村民们都是人挑马驮,把自己种的蔬菜、大米等农产运到县城上叫卖。现在的赶集日,村民们则是带着空袋子骑着摩托车或者坐上小汽车,去县城“扫货”。

  五月,看着草长莺飞,绿野遮荫的村庄,感受着惬意舒适的生活,站在茶山上,汪启学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述着长岩村的未来,依托现有的茶产业优势,当地政府正在把长岩村及周边的三个村落集中规划打造成高规格的云岭国际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产业,令曾经“空心”的长岩村重现生机,华丽变身。(完)



上一篇:五旬保安“文艺范”十足 三年自学小提琴曲80多
下一篇:医院失误导致患者数次手术 法院判决医院赔偿相


联系我们:中侦在线
中侦在线_真相只有一个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